校园环境色彩是师生视觉中最广泛、最经常接触到的感知物,其色彩文脉积淀了学校的校园历史,反映了学校的文化底蕴,是一种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色彩感”。
校园环境色彩设计能够让师生获得美的视觉享受,能够塑造出独具特色的学校形象,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增强师生的心理认同感。
校园色彩·设计内涵
“办学校就是办氛围、办环境”。人创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塑造了人。校园环境色彩是师生最直接、最频繁、最深刻的感知物,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整体形象,体现了师生的文化品位,并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师生的学习生活。
校园环境色彩系统由校园中的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小品、雕塑、视觉导向、主题文化等元素的色彩共同组合而成。其设计应尽可能满足师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和艺术享受,以创造舒适的色彩环境为目的,在科学的规划指导下对校园展开设计。
校园色彩·问题分析
①建筑色彩单一。校园建筑一般由若干个组团和建筑群构成,有教学楼建筑、宿舍区建筑、设备用房建筑等。如果建筑色彩缺乏丰富性和变化性,不仅会给人呆板的感觉,整个校园环境也会缺乏可识别性,缺少青春与活力。
②缺乏统一色调。很多学校都有悠久的历史,学校内的原始建筑非常之多,甚至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学校的标志。但是,随着学校环境的不断扩充,新旧建筑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割裂感,色彩差异较大,整体环境极不协调。
③色彩搭配无序。校园建设多为分阶段进行,色彩没有经过系统地规划,只是简单的让各种色彩生硬地拼接在一起。如:大面积的铺地材料,色彩各有不同,如不能自然的衔接就会产生混乱;小品、雕塑等色彩设计不顾及周边的关系,只考虑自身的醒目与突出,也会造成色彩的杂乱无章。
校园色彩·用色原则
①以人为本原则研究表明,各种颜色都会给人的情绪带来一定的影响,使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变化。因此,校园色彩的选择要符合师生的生理、心理需求,要能给师生带来欢心与笑语,要能让师生的心灵充实而安定。
②整体和谐原则人类的色彩美感源于大自然对人类的陶冶。自然的原生色总是最容易被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这就使得建筑色彩永远不能与大自然争美,而应尽量保护突出自然色,特别是树木、草地、河流的自然色。应使其尽量成为校园的底色,促进学校的整体和谐。
校园色彩·颜色使用
①蓝色是最冷的色彩,非常纯净,通常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冷静、理智与广阔,在设计中常用来强调科技感和效率性,象征着勇气、冷静、理智,同时还有秀丽、清新、宁静、豁达、沉稳的意向。
科学教室设计
科学走廊设计
②黄色是纯色中明度最高的颜色,但它的刺激性不强,可以和任何色彩进行搭配。在空间用色中,活泼明媚的黄色自带光感。无论是作为背景色还是跳色点缀,都能赋予空间更多阳光和活力。
创想走廊设计
幼儿活动室设计
③绿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颜色,可以代表清新、希望、安全、生命、自然、环保、生机、青春、放松等。绿色的运用非常灵活,比如用蓝色搭配绿色可以传递一种水的感觉;添加米色或者褐色可以散发出一种泥土的气息;白色搭配绿色可以传递出一种新鲜和户外的感觉。
幼儿图书馆设计
印记走廊设计
④红色是光的三原色和心理原色之一,象征着喜庆、热烈、奔放、激情、意志、革命等,可以创造出独特的环境体验。刺激肾上腺素,并带来活力。在进行重复或注重细节的任务时,也能够提升专注力和表现力。
艺术走廊设计
传统走廊设计
校园环境色彩是表达校园空间美感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运用恰当的话可以起到丰富造型,突出功能的作用。多元化的色彩关系可以调节心理与情绪,激发人的想象,促进人的奋进。因此,创造宜人的校园色彩环境,是校园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