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如何运用色彩让空间焕发活力?
阅读次数:441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28 17:24:32

校园环境色彩是师生视觉中最广泛、最经常接触到的感知物,其色彩文脉积淀了学校的校园历史,反映了学校的文化底蕴,是一种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色彩感”。

校园环境色彩设计能够让师生获得美的视觉享受,能够塑造出独具特色的学校形象,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增强师生的心理认同感。


校园色彩·设计内涵

“办学校就是办氛围、办环境”。人创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塑造了人。校园环境色彩是师生最直接、最频繁、最深刻的感知物,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校的整体形象,体现了师生的文化品位,并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师生的学习生活。

微信图片_20241228172821.png

校园环境色彩系统由校园中的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小品、雕塑、视觉导向、主题文化等元素的色彩共同组合而成。其设计应尽可能满足师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和艺术享受,以创造舒适的色彩环境为目的,在科学的规划指导下对校园展开设计。


校园色彩·问题分析

①建筑色彩单一。校园建筑一般由若干个组团和建筑群构成,有教学楼建筑、宿舍区建筑、设备用房建筑等。如果建筑色彩缺乏丰富性和变化性,不仅会给人呆板的感觉,整个校园环境也会缺乏可识别性,缺少青春与活力。

微信图片_20241228172925.jpg


②缺乏统一色调。很多学校都有悠久的历史,学校内的原始建筑非常之多,甚至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学校的标志。但是,随着学校环境的不断扩充,新旧建筑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割裂感,色彩差异较大,整体环境极不协调。

微信图片_20241228173015.png


③色彩搭配无序。校园建设多为分阶段进行,色彩没有经过系统地规划,只是简单的让各种色彩生硬地拼接在一起。如:大面积的铺地材料,色彩各有不同,如不能自然的衔接就会产生混乱;小品、雕塑等色彩设计不顾及周边的关系,只考虑自身的醒目与突出,也会造成色彩的杂乱无章。


校园色彩·用色原则

①以人为本原则 研究表明,各种颜色都会给人的情绪带来一定的影响,使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变化。因此,校园色彩的选择要符合师生的生理、心理需求,要能给师生带来欢心与笑语,要能让师生的心灵充实而安定。

微信图片_20241228173223.jpg

②整体和谐原则 人类的色彩美感源于大自然对人类的陶冶。自然的原生色总是最容易被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这就使得建筑色彩永远不能与大自然争美,而应尽量保护突出自然色,特别是树木、草地、河流的自然色。应使其尽量成为校园的底色,促进学校的整体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