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间规划
一般来说,校史馆分为序厅、内厅、尾厅几大部分。
序厅
校史馆序厅是观众进入校史馆看到的第一个区域,一般以学校的基本信息为主,序厅需要在短时间内,精炼地塑造学校的整体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校史馆留给观众的第一个美学符号,视觉上需要大气、庄重。
tips:
序厅需要把学校的基本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出来,如:校徽、校风、校训、前言等,使观众对于学校有基本的认知。
内厅
内厅主要以展示当下为主要内容,可细分为党建区域、校史区域、校园文化区域、书画展示区域和教学成果区域。展览应整体以一个底色为背景色,在重点区域可选不同点缀色,这样可以使空间整体,又富含变化。
丨党风党建
党风党建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脊梁,通过党建区域的展示可以让师生更直观的认识党的文化。在配色上可以使用红色来点亮主题。
丨校史
校史主要以回顾历史为主,可从学校建设初期开始,以各个发展时间段为主要的故事主线,针对不同时期选取重大事件进行简明扼要的表达,将学校整个发展时期进行完整的展示,在布局时力求线路明朗、舒适。可设置一些具有指引性的引导,例如:步行路线、条带状的指引图案、时间节点文字等。
丨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区域主要展示校园特色,以便观众进一步了解学校的一些师资力量、日常活动以及办学特色、重要成果等。
通过展示师生的优秀作品,提高师生们的审美水品,同时也向外来人员展示校园特色。
尾厅
尾厅作为校史馆的尾声,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窗口,即继承学校的历史,也对学校未来做一个展望。在尾厅设计中,可以多融入新型材料、新科技,增加师生的互动感。
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给校史馆带来视觉上的冲击,通过图像、声音等互动形式的加入,使展出更加生动有趣。
二、功能需求参考
收藏功能
校史馆具有博物馆的部分属性,其中收藏功能是校史馆配套功能的其中之一,收藏功能可分开放区域和非开放区域。校史馆收藏内容大多数为珍贵照片和书画类,保护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对湿度:RH50%~55%
空气清洁度:气体过滤有效比例90%~95%
采光和照明:200Lux(特殊材料除外)
温度:冬季21℃、夏季24℃、或全年21℃(上下浮动值0.5℃)
研究功能
校史馆可以借助实物和虚拟数字化的方法让观众进行研究学习。
实物方法:通过陈列实物或模型,以及搭配图文来解释研究内容。
虚拟数字化方法:借助新媒体技术,如巨幕、全息和vr技术等,在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融合、碰撞的过程中,能够让校史馆表达更深层次,打造一场超感官盛宴,让研究变得有趣。
陈列功能
陈列周期长,摆设位置相对稳定,且信息量较多,可以选用展柜或展板形式陈列。在设计前期需要把陈列内容和需求提前做预留,以便后期更改时仍可保持整体风格不变。
展览功能
展览功能相对于陈列功能来说,周期较短,摆设位置相对灵活,展览时需要相对空旷的空间进行布展,撤展后需要具备储放临时展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