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从校园广场“卷”起,让教育时刻在场!
阅读次数:757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20 16:28:27

环境文化建设是学生无形的课堂,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校园广场,为满足师生校园生活需求所建。它既可以给予师生直观的感受,也可以展现校园文化的亮点,在整个校园组成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校园广场的基础功能

①景观功能。校园广场一般都具有较为开阔的空间,可以为师生提供较为宽广的视野,也可以让师生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周围的建筑物及环境。同时,由于校园广场本身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所以借用适当的绿化、水体等进行装饰,也能将其打造成为优良的景观,成为师生课余观景的上佳之所。

微信图片_20240120162852.jpg

悉尼科技大学中心广场一角


②交流功能。校园广场是校园中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如果广场的设计能够吸引住师生的目光,让师生在这里驻足停留的话,定将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毕竟,无论是坐在长椅上看书学习的人群,还是聚在一起交流玩乐的人群,都能为广场带来亲切的活力,都能吸引更多的人群,进一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

微信图片_20240120162857.jpg

宾夕尼亚大学校园绿地景观


③文化功能。校园广场设计与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布置、形式、结构等息息相关。作为校园节点空间的校园广场,往往处于道路主次干道的交叉口、不同功能分区的起承转折处亦或是建筑物的前庭和后院。使得校园广场设计大都以符合学校功能布局为前提展开设计,让校园空间不仅具有了一定的内在逻辑性,更体现出了学校文化与精神。

微信图片_20240120162859.jpg

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广场设计一角


校园广场的设计原则

①注重学校文化传承。学校的文化是一所学校存在的内在动力,现在的每一所学校里几乎都有着与本学校文化氛围相契合的理念文化体系。校园广场,作为学校文化表达的重要开放空间,在设计过程中,更需要对学校地域文脉进行隐逸式表达,尽可能将学校文化抽象为某些元素,并以一定的方式展现出来。

微信图片_20240120164244.jpg

西蒙菲莎大学校园广场


②反映材料地域属性。反映材料地域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触觉层面,其次为视觉层面。空间材料的选择决定了构筑物构建的连接形式,而这些构筑物的相互连接则决定了空间的形态特征。因此,合理的选择空间材料能够有效表达空间设计,同样也能够与地域特征相结合,使其更具独特性,达到既宣传独特校园文化又弘扬地域文化的效果。

微信图片_20240120164248.jpg

阿达•洛芙莱斯中学内部广场


③校园广场符号设计。在校园广场的特色理念形成过程中,校园广场“符号”设计的成功或失败,都会对校园广场空间思想理念的表达和感知产生影响性的作用。校园广场设计的创造灵感应当源于当地学校的地域条件、历史文脉、风土人情和城市的发展状况等。一个成功的广场符号设计,既可以给学生以激励,也可以代表学校文化韵味。

微信图片_20240120164251.jpg

于默奥大学校园滨湖广场一角


④植被类型四季皆宜。根据学校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尽量种植一些四季皆宜的植物。耐寒耐旱的植物是必不可少的,如常绿乔木、灌木、藤木等植物。此外,应尽量在校园广场设计中争取足够的光照,改善通风环境,增加校园广场的使用效率。应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给整个校园广场空间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