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体验升级背景下儿童户外游乐设施沉浸营造策略
阅读次数:687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8-17 17:23:48

一 、儿童户外游玩设施的“沉浸式”体验设计

(一)“沉浸式”体验设计的提出

德国儿童教育学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并不是固化的实物,而是儿童进行探索世界的方式。儿童在游玩空间中进行游戏时会产生富有创造的自发性游戏,自发性游戏在提高儿童创造力、激发儿童探索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在开放性的条件下、各种天马行空的游玩方式都有可能出现在儿童的自发性游戏中从而使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设计是用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虽然是视觉表象层面的,但要站在用户层面理解产品、为用户创造价值。”让儿童自己探索和创造,本身就是一种“留有余地”的设定,让使用者有更多的“沉浸式体验,给使用者或参与者以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游戏中的冒险元素和接触自然环境对儿童成长大有裨益。因此,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大胆地提出儿童游玩设施的设计中应该有“沉浸式”体验设计的概念。“沉浸式”体验设计主要指让儿童参与到户外游玩设施的设计中来,从儿童的角度对游玩设施进行半开放式的半成品设计,从而引导儿童产生自发开放的游戏行为,进而激发儿童的探索性与创造性,让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提升。

微信图片_20230817174309.png

(二)“沉浸式”体验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打破单一方式,丰富游戏体验

在儿童户外游玩设施的设计中,“沉浸式”体验设计能够激发儿童产生充满创造力的行为,而很多精细规划儿童游戏方式的设计反而限制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儿童户外游玩设施成人设计者要清楚认识到,游玩设施存在的根本意义在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而促进发展的最佳方式就是合作。“沉浸式”体验设计注重儿童娱乐设施的多样性,打破单一的设计向合作型游玩设施发展,认识到儿童娱乐设施对儿童社会交往的重要辅助作用。


2.主动探索学习,引导发展方向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基本的身体机能发展需求、语言、思维、情绪、个性以及社会化的发展,都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因此如何巧妙地将游戏与儿童发展联系起来是儿童户外游玩设施设计时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观”指出,通过游戏来培养儿童的人格其实是游戏最重要的价值所在。让儿童在游戏中主动探索学习,在“沉浸式”的环境中适应社会环境,在交互中锻炼语言与思维,在社交与冒险中锻炼情绪与个性,帮助儿童在游戏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因此,让儿童在玩中学、学中玩,将儿童游戏与儿童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既保护儿童的天性,又引导儿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3.设计主题类型,满足不同层次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理论在儿童阶段也适用,儿童依照发展层次从低到高递进,因此在儿童游玩设施的设计中要注意设计不同的主题类型以满足儿童不同阶段的需求。户外游玩设施的基本锻炼功能可以满足儿童的生理机能需求:形象主题类游玩设施可以满足儿童的探索外部世界需求:体验互动类游玩设施可以满足儿童社交需求。从儿童发展层次的角度进行户外儿童游玩设施的设计是真正尊重儿童的不同阶段需求,在游戏中帮助儿童完善自我人格更好地成长。

微信图片_20230817174310.png

二 、儿童户外游玩设施

“沉浸式”体验设计的要素分析

(一)装饰要素在“沉浸式”体验中的应用

装饰要素主要包含造型要素和色彩要素,儿童游玩设施的造型和色彩是引起儿童本能情感体验的第一要素,对儿童的情绪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儿童户外游玩设施的设计中,造型的突变、色彩的对比都可以看作一种“留白”设计,在游玩过程中可供儿童“沉浸式”感受。广东惠州某小区中,设计师利用简单的白色钢管塑造出充满变化的装饰造型,不规则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设计界限,儿童天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知欲,这种突破引导儿童对这些设施的造型充满兴趣[叫,儿童可以在其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游戏体验。


(二)材质要素在“沉浸式”体验中的应用

材质要素主要指儿童游玩设施所使用的材料,材料是构成儿童游玩设施产品的基础,材料选择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儿童在使用和游玩过程中的身心感受。材料包括设施设备本身、设施空间内部的材质和空间外部的铺装等。部分游玩设施场地中使用的单一塑胶铺装挑战性不高,仅支持儿童进行功能性游戏不足以满足儿童活动的多样化需求。[叼海口某社区中的儿童户外游玩设施在大面积塑胶材质地面铺装中穿插一片无规则的沙坑,面对变化的材质,儿童获得了不同的触感体验。橡胶、碎木屑、草坪、沙地等软性材料给予儿童质朴、平滑的感受,沙坑带给儿童心理上与身体上足够的安全感,无规则的沙坑游戏便是在塑胶跑道激烈的跑跳后的“沉浸式”体验。

微信图片_20230817174310_1.png


(三)环境要素在“沉浸式”体验中的应用

环境要素指儿童户外游玩所处环境。环境在儿童户外游玩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环境与户外游玩设施一起为儿童提供一个集生理锻炼、智力发展和礼会交往于一体的游乐场所。在环境要素中,尺度是重要的标准,但不同尺度产生的环境与游玩设施之间的对比能够让儿童在面对空间变化时产生心态的变化与调整。


在西班牙瓦伦西亚格列佛公园中游玩的儿童如后“小人国”的城民,他们利用“梯子”攀爬到格列佛身上,探索庞然大物。儿童面对尺度如此巨大的游玩设施内心充满好奇,其中的各项游戏设施都是适宜儿童尺度的,但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并不能完整看到格列佛的造型,大尺度的游玩设施形态具有神秘感。在环境要素中除了尺度的夸张变化,空间形式的穿插也是“沉浸式”体验的方式之一。分子迷宫是由简单的六边形元素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的儿童户外游玩设施。“分子”与“分子”之间有可穿过的轻质隔断、不可穿越的编织网墙、密闭单元三种结构形式组成,不同的空间形态与穿梭于各个空间时的光影变化让儿童感受到趣味性,给儿童带来刺激感与新鲜感。


(四)功能要素在“沉浸式”体验中的应用

儿童户外游玩设施中除基本的娱乐休闲功能外还具备其他功能要素,在突出主要功能的同时,对附加功能进行合理的增减,是突出儿童户外游玩设施设计功能要素的关键。儿童与设施的交互方式决定儿童是否能够保有持久兴趣、专注和热情。长春某儿童公园内的儿童游玩设施采用翻转板景墙的互动方式,激活场地边缘活力,鼓励儿童在此游戏、涂鸦与创作,儿童在用手翻转板景墙时的交互动作体现了交互功能在“沉浸式”本验设计中的应用与融合。设计者针对目标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给予设施可变、可动、可交瓦的互动形式,提升目标儿童的行为体验。

微信图片_20230817174311.png


三 、儿童户外游玩设施“沉浸式”体验设计策略

福禄贝尔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在活动中发展的,而游戏是儿童的重要活动形式,因此游戏在儿童的生活和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儿童创造力的激发,离不开设计师对“场地+设施”设计模式的持续调整与探索,这对儿童进行空间的自主探索行为有重要作用。


(一)多元化“沉浸式”体验设计策略

儿童游玩设施多元化设计策略指将儿童游玩设施的多元化功能、多元化装饰、多元化环境形态以及多元化要素进行叠加的设计策略。儿童通过参与多元化的游戏设计实现多种形式的互动,为后续游玩设施元素的开发提供重多可能。同时,多元化的游戏要素能够有效避免儿童游玩方式单一。


土耳其一所超大型儿童游乐场的设计有效运用了环境形态多元化、装饰多元化、功能多元化等策略.起伏的桥洞与地形构成了不同形式的敞开式游戏空间,塑胶材质的大面积使用和软质铺装不仅能够降低儿童硫碰风险,还给儿童带来心理安全感:游戏场地内紫色与黄色的互补色应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粉色作为过渡色,既不影响色彩的层次感,又有效调节画面平衡感,满足儿童视觉审美。曲线的运用给人以多变但柔和的视觉感受:竖立的不规则雕塑形成的模糊空间为儿童提供了自由活动的场地,他们还能够在高低不平的坡道上攀爬、滑行,在游戏中自发探索,在开放式的游戏中实现游玩和社交的更多功能选择,这种设计便体现了“沉浸式”体验设计中的多元化策略。

微信图片_20230817174312.png


(二)开放性“沉浸式”体验设计策略

苏珊·G·所罗门认为,一个有意义的游戏场应具备儿童能够适应的变化、复杂、挑战、冒险等特质。在儿童户外游玩设施的设计中,设计的开放性可以体现在造型装饰、功能、材质、环境等多种设计元素中,开放性“沉浸式”体验设计策略指根据儿童身心发展需求,通过对设计元素的叠加组合从而为儿童“沉浸式”体验提供实践的机会。


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在迪土尼乐园“撒上草种,提前开放”的路径设计方式打破了设计的固有思维,完全开放的设计不但有助于设计师设计出真正适宜儿童的动线路径,且给予儿童舒适的行为体验法国ChampAnthur游乐场中包围游乐场的车道路径设计即是功能开放的体现,不仅用分割和连接的方式起到界定场地范围的作用,还是一片开放性的模糊空间。开放的模糊空间,减少预设“场景”造成儿童的被动接受:不同年龄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儿童在相同的空间内创造不同的游戏环境与游戏方式,他们或在“黑板地面”上奔跑骑行,或在沙坑中嬉闹,或在模糊空间进行建构游戏,置身其中,每位儿童都能开创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游戏模式,用“留白”的方式探索“沉浸式体验”的空间。

微信图片_20230817174313.png


(三)交互型“沉浸式”体验设计策略

儿童是儿童游玩设施设计的主要对象,“儿童参与”是儿童游玩设施设计的根本目标。交互型“沉浸式”体验设计策略意指让儿童参与到人机、人人交互游戏中时,避免对儿童行为的限制,用不同的交互形式激发儿童探索外部世界的行为。设计中一切包含“沉浸式”体验要素的,具有交互行为的设计都可称为对交互型“沉浸式”体验设计策略的运用.针对目标儿童的认知特点,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儿童注意,因此给予设施可变、可动、可交互的参与形式,更能增加儿童参与度。


游戏中的儿童不止通过互动与设施“对话”,也在借助互动设施与同伴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对话”儿童与设施进行交瓦时,瓦动性较强的设计能够让目标儿童在使用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反馈,进而提高儿童游戏兴趣。笔者自行设计的“银河轨道”户外儿童游玩设施,模拟银河系中星球入轨,随着自己的轨道运行的情景,星球球体皆可活动,儿童在与游乐设施进行互动的同时,还可以与同伴交互玩耍,互相传递信息,协调彼此的关系以共同完成游戏目标。在“沉浸式”体验设计中适当的交互不仅能够促进儿童强身健体,也能激发儿童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从而润物无声”地完成儿童人格成长、自我完善和对客观世界的价值判断。


儿童拥有天马行空,肆意创造的天性,外界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儿童户外游玩设施是儿童生活中必要的存在,“沉浸式”体验打破固有模式,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给儿童以多样化的空间体验,激发儿童对环境的感知力和想象力,弹性运用沉浸式”体验的设计策略,使儿童在游戏中成长,重具探索和挑战精神。

微信图片_20230817174313_1.png